中国海啸

中国海啸研究
中国海啸研究进展
中国海啸防灾减灾思考
历史海啸
古代海啸
近代海啸
海啸地质调查
海啸地质沉积
调查选址
2012年调查结果
2015年调查结果
调查结论
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分析概述
潜在海啸源区
确定性危险性分析
概率性危险性分析
概率性危险性分析研究进展
海啸危险性图

中国海啸研究

在1900年~2000年发生的海啸资料统计中,太平洋发生711 次海啸,约占全球海啸的75 %,地中海110次(12 %),大西洋91次(10 %),印度洋33次(3%)。但频率最低的印度洋,2004年12月26日却发生了全球最强的一次海啸灾害。据专家统计每2 年全球发生一次局部破坏性海啸,每10年发生一次越洋大海啸。

中国地震海啸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震中位于沿海,见图5)。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安全意识大大增强,中国地震与海洋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地震海啸问题。1977年《地震战线》(现今《地震》的前身)上刊发了署名海地的文章“地震海啸”。文章提出了对我国产生影响的海啸源区以及我国海啸防灾的重点海区。1982年国家海洋局情报所的李成发表了“地震海啸的研究”一文, 指出我国海区不易发生海啸,当时的国家地震局也采纳了这个结论。而事实上,从1904年至1968年大约350个震级大于7.0的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西北部,其中33个,接近10%的地震发生在我国沿海,不过仅仅只有2个地震产生了海啸,引起的海啸波高也较低。

1986年国家地震局组织编写的《地震对策》一书,全面论述了地震海啸的危害、成因机制、产生的条件及中国地震海啸的可能性,并讨论了地震海啸的对策。1986年周庆海与夏威夷大学的William M. Adams在《Science of Tsunami Hazard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是我国首次在国际性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海啸研究的文章,从历史海啸地震与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地质、地球物理学特征角度分析,指出我国海区不易发生海啸,但存在发生海啸的可能性。1987年中国地震局编制了中国海域和邻区海域地震烈度区划图,研究成果表明菲律宾西边海域,主要是马尼拉海沟、巴士海峡海域、台湾岛南边海域和东边海域是发生IX度和IX度以上地震的海域,即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可能性的海域,是今后可能发生海啸的海域。1988年周庆海等通过历史海啸数据,结合我国海区大陆架的地质、地震特征,给出了我国沿海地区海啸危险性的相对水平,台湾东部、大陆架沿岸、渤海沿岸的相对危险程度之比为16:4:1。1992,郭增建等在《未来灾害学》一书中对中国的近海地震海啸作了研究,提出近海岸如发生强震后就易于发生近海海啸,而近海海啸作为一种新的致灾海啸类型应予以关注

我国在1983年加入国际海啸警报系统中心,国家海洋局负责我国的海啸预警报业务。1994年叶琳、王喜年等说明了我国当时海啸预警的作业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发了太平洋海啸资料数据库、太平洋海啸传播数值预报模式和越洋局部地震海啸数值预报模式, 并在广东大亚湾、浙江秦山和三门、江苏连云港、福建惠安5 个核电站的环境评价中得到了应用。90年代国内还陆续发表了其他一些文章,主要是对我国沿海发生海啸的可能性进行评价,一些较前沿性的方向基本没有开展,例如海啸预警、海啸数值计算方法等。

在那个年代海啸的知识还没有完全被认知,大多数的观点都认为中国沿海发生地震海啸的概率极低。直至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之后公众才意识到海啸的危害性,新一轮海啸防灾减灾研究在我国迅速开展,取得了较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