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啸

中国海啸研究
中国海啸研究进展
中国海啸防灾减灾思考
历史海啸
古代海啸
近代海啸
海啸地质调查
海啸地质沉积
调查选址
2012年调查结果
2015年调查结果
调查结论
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分析概述
潜在海啸源区
确定性危险性分析
概率性危险性分析
概率性危险性分析研究进展
海啸危险性图

中国海啸防灾减灾工作思考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海近海海域具有发生破坏性海啸的地震地质构造条件,历史上这一区域也发生过较大地震,产生的海啸波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1604年12月19日福建泉州外海发生7.5级地震和1918年2月13日广东南澳附近海域发生7.3级地震,都有文献记载潮涨潮退和渔船倾覆现象;另外,地震海啸的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马尼拉海沟发生巨大海啸的风险较高,显著提升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啸危险性。

我国作为一个滨海大国,拥有大陆和岛屿海岸线18000公里和14000公里。沿海分布着一系列重大港口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广州、香港、澳门等。另外,许多重大工程,例如核电厂都依海而建。东南沿海或者马尼拉海沟一旦发生大震级地震,这一系列的港口城市、海上钻井平台、跨海大桥和核电机组都将有可能遭受袭击并发生破坏,对我国甚至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不亚于2011年日本海啸。因而,考虑到海啸引起灾害的巨大风险性,我国政府应居安思危,增加海啸防灾减灾研究的投入,加快对沿海重大工程场址的地震海啸危险性评估工作,构建完善的海啸防灾减灾机制。 针对我国目前在海啸灾害研究方面的现状,结合国际海啸研究动态,当前应侧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编制统一的我国历史海啸目录。目前已有四个研究团队编制了我国历史海啸目录,结果并不一致。应考虑由权威研究机构对它们进行集成评估,建立一套统一的、可信的我国历史海啸目录。对历史文献记载的沿海海潮灾害,结合历史地震目录,对风暴潮和海啸时间进行区分。历史海啸目录可确定沿海海啸风险性及发生率,并可作为重大工程选址的科学依据。

2)我国海啸灾害危险性分析。建立科学的海啸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开展海洋地质构造调查,划分精确的沿海局地潜在海啸源,确定其地震活动性参数。对我国沿海重大工程、重点城市开展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工作,绘制沿海地震海啸危险区或制订海啸灾害区划图,明确我国海啸灾害防御目标。

3)完善加强海啸灾害监测、预测警报服务系统。为适应海洋防灾减灾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工作的需要,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和海啸预警系统的技术统一和业务管理,结合地震科学技术,实现我国沿海重要区域的监视观测,客观准确地进行海啸灾害分析、评估,建立功能较齐全的现代化海洋灾害监测、预报警报服务系统。

4)加强海啸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对可能遭受海洋灾害袭击的地区进行宣传,普及海啸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海洋防灾减灾应变能力,增强海洋防灾减灾意识。一方面,政府在沿海应设立警示牌,规划合理的疏散路线以及安全的避难场所;另一方,可通过公众媒体、广播电台、互联网、手机APP等平台逐步普及海啸逃生知识,加强安全教育。

5)完善海啸防灾减灾法制定。在地震灾害和海洋防灾减灾实践中我国已积累了大量经验,已经制定了一些制度和规范,但有关海啸防灾减灾观念仍然相当淡薄,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整体规划基本没有考虑海啸防灾问题,要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海啸减灾法规,适应我国海洋减灾工作发展需要。

6)开展核电场址的海啸危险性评估。世界上针对核电站开展海啸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国家仅美国和日本,我国目前正处于核电建设高峰期,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核电站几十座,且大都临海。应重点开展这方面工作,汲取3.11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经验,提升海啸防御措施,做好应急管理,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