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

科研团队
在职科研人员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已毕业硕士
已毕业博士
研究方向
发表文章
团队风采

温瑞智


温瑞智

博士,研究员

电话:0451-86652663

邮箱:ruizhi@iem.ac.cn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 邮编:150080

学习经历

1987.09-1991.06 大连理工大学 力学系 本科

1991.07-1994.03 大连理工大学 力学系 硕士研究生

1994.04-1999.08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个人介绍

温瑞智,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局部场地地震效应、强震动记录选取与工程应用、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BSSA、SRL、Tectonics、JAES、GJI、EPS、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索引文章40余篇(影响因子2.0以上14篇),出版专著2部,编写规范5部。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现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发展部主任兼工程地震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震作用与地震区划”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2007年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百人计划,201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在美国、加拿大学习工作,与国际相关专家交流密切。2014年受第十届美国地震会议邀请做学术报告;2016年在我国台湾举行的第五届ESG会议做邀请报告;2018年在第十六届欧洲地震工程会议做学术报告。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工作,目前为中国地震局在GEO组织海啸减灾计划的负责人,2008年成为国际海啸学会会员,2015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邀请参加南中国海海啸灾害评估专家组会议。

主要学术成绩和重要贡献

1.科学研究方面

(1) 解决结构工程设计中天然地震动选取问题。从地震信息初选条件,地震动三要素匹配,目标谱,时频非平稳等角度给出了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强震记录选取方法与完整操作流程;面向重大工程,以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基础,基于条件均值谱概念给出了同时考虑待建场地设定地震与结构特性的天然记录选取方法与流程。研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编制了相应的选取规程,解决了结构工程设计师对于天然地震动选取无从下手的困境。研究成果解决了实际工程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2) 在我国率先开拓了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以及数值模拟工作,推进了我国海洋地震工程学的研究。通过历史资料梳理分析和现场地质沉积考察,编制了我国历史地震海啸目录;通过我国海域地质构造环境分析,划分了我国局地、区域地震海啸潜在震源并给出了构造物理参数;借鉴成熟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技术的地震海啸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编制了不同概率水准的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图。该项成果于2018年4月27日由叶奇蓁院士担任主任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开展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研究。基于高速铁路地震安全需求,研究复杂系统地震成灾机理和运行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震后数秒至小时时间线的紧急地震信息在紧急处置中的应用。目前高速铁路地震检测系统已经完成了测试,可以在强震动作用下开展列车运行安全控制、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研究成果有效提升我国高速铁路的地震安全运行水平,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4) 强震动记录的特征提取与参数反演。应用汶川和芦山地震丰富的强震动观测资料,提出了求解场地地震线性与非线性反应的非参数化广义反演方法,揭示了汶川、芦山地震的局部场地效应,反演得到了我国四川地区的浅层地壳品质因子和近年来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发展了基于强震动记录的震源破裂参数识别方法,在国内外多次震例中得到有效应用。这些成果的意义在于拓展了强震动记录在地震工程、地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

(5) 实现我国强震动台站的场地分类。提出了基于强震动记录H/V谱比曲线的场地分类新方法与新标准,划分了我国强震动观测台网台站的场地类别,解决了我国大量强震动记录由于场地信息缺失而合理使用受制约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成果拓展了我国强震动记录的应用范畴,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目前强震动记录由于场地条件缺失而导致部分强震动记录无法使用的问题。

2.工程技术方面

“十五”期间,为中国地震局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专家组成员,主要贡献在于参与完成了我国新一代数字化强震动台网的设计与建设。该系统2007年运行,2008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验,首次全面获得了我国大陆全面的地震动观测资料。 同时,作为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远程地震协同试验系统”首席科学家,在2008年建设完成地震协同实验系统平台,实现了地震基础数据的交流。

“十一五”期间,作为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工程强震动台网”专家组成员,主要贡献在于实现完成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强震动观测,为获取我国强震动特性和衰减背景资料提供观测信息。同期,作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之“地震预警示范系统”首席科学家,设计了我国用于地震预警的观测台网,该项目的意义在于为我国目前正在设计的新一代地震观测台网提供了建设示范。

2012起,作为“铁道部与中国地震局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技术研发组”专家组成员兼秘书,主要贡献在于主要起草了《我国高速铁路地震安全规划》,为地震科技服务于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提供了发展蓝图。目前作为技术主要设计者、参加者完成工力所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目前已经在我国的一些高铁线路开展建设。 作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台站组副组长,指导完成了我国新一代地震监测台网的近5000个场点的初选工作,以及监测能力的理论分析工作

近年来年负责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盈江地震现场流动强震观测台网布设工作,实现对余震的流动观测,这些强震动资料为全面研究我国西部地震动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负责、参加多次国内地震震害现场调查工作,考察2010年智利的地震和2015年尼泊尔地震,总结了若干现场震害特征,分析了地震动与结构破坏的相关性。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目前指导毕业、在读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23人,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2008年被评为中国地震局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总结形成了防灾减灾领域具有特色的新学科-强震地震学,自2008年以来授讲研究生专业课程,将强震动观测与地震学的内容充分结合,形成了中国地震局系统的特色课程《强震地震学》,支撑了工程力学研究所的研究特色。

自2009年开始每年向中国地震局系统招收高级、普通交流学者2名,目前招收辽宁、湖北、云南、广东、安徽、河北、甘肃、宁夏、新疆、河北等地区10多名专业人才;作为主讲人,多次在大学、研究所等单位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贯与交流。

自2013年研究室成立,负责的工程地震研究室有2个国内知名的院士团队,结合科研项目培养了一批年轻科研骨干,均拥有国外工作科研经历,每年有一人晋升研究员,成为工程地震领域的主力军。以研究室为基础,作为首席科学家正在组建“地震作用与地震区划”科技创新团队。

近年主要发表文章

[39] Yefei Ren, Ruizhi Wen, Peng Zhang, Zhibo Yang, Rong Pan and Xiaojun Li.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urces to Probabilistic Tsunami Hazard Analysis in South Chinese Coastal Area. Journal of Earthquake and Tsunami, 2017, 11(1): 1740001, 1-26.(SCI)

[38] Yefei Ren, Ruizhi Wen, Xinxin Yao and Kun Ji. Five parameter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oil nonlinearity during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using the HVSR method. Earth, Planets and Space, 2017, 69, paper no. 116, 1-17.(SCI)

[37] Yefei Ren, Hongwei Wang and Ruizhi Wen. Imprint of Rupture Directivity From Ground Motions of the 24 August 2016 Mw6.2 Central Italy Earthquake. Tectonics, 2017, 36(12): 3178–3191.(SCI)

[36] Hongwei Wang, Yefei Ren and Ruizhi Wen. Source parameters, path attenuation and site effects from strong-motion recordings of the Wenchuan aftershocks (2008–2013) using a non-parametric 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8, 212: 872–890.(SCI)

[35]Kun Ji, Yefei Ren, Ruizhi Wen. Site classification for National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System (NSMONS) stations in China using an empirical H/V spectral ratio method.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2017,147:79–94.(SCI)

[34]Kun Ji, Najib Bouaanani, Ruizhi Wen, Yefei Ren ,Correlation of Spectral Accelerations for Earthquakes in China.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7,107(3):1213-1226.(SCI)

[33]Wang Hongwei, Wen Ruizhi and Ren Yefei. Simulating ground-motion directivity using stochastic 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 method.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7, 107(1): 359-371.(SCI)

[32]Wen Ruizhi, Wang Hongwei and Ren Yefei.Rupture Directivity from Strong-Motion Recordings of the 2013 Lushan Aftershocks.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5, 105(12): 3068-3082.(SCI)

[31]Wen Ruizhi and Ren Yefei Strong-motion observations in the Lushan Earthquake on April 20, 2013.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4,85(5): 1043-1055.(SCI)

[30]Wen Ruizhi, Ren Yefei, et al. Temporary strong-mo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for Wenchuan aftershocks and site classification. Engineering Geology.2014. 180(10):130-144. (SCI)

[29]Wen Ruizhi, Ren Yefei, and Shi Dacheng. Improved HVSR site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free-field strong motion stations validated with Wenchuan aftershock recording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1, 10(3):325-337. (SCI)

[28]Wen Ruizhi, Ren Yefei, Li Xiaojun,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great Chile tsunamis in 1960 and 2010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Earthquake Science, 2011, 24(5):475-483.

[27]Ren Yefei, Wen Ruizhi, Hiroaki Yamanaka, et al. Site effects by 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 using strong motion recording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3, 12(2):165-184. (SCI)

[26]Ren Yeifei, Wen Ruizhi and Song Yuying. Recent Progress of tsunami hazard mitigation in China. Episod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2014, 37(4): 277-283. (SCI)

[25]Ji Kun,Ren Yefei,Wen Ruizhi,Huang Xutao,Field survey around typical strong motion stations and its explanation on the macro seismic intensity in Lushan earthquake on April 20, 2013,Earthquake Science, 2013, 26(3-4):241-250.

[24]温瑞智, 徐培彬, 任叶飞, 周宝峰. 强震动记录Flatfile的研究进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 37(3): 38-47.

[23]任叶飞,张鹏,温瑞智,徐朝阳.通过WCEE跟踪国际海啸研究动态及我国海啸防灾减灾工作的思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 37(3): 182-198.

[22]温瑞智. 我国强地震动记录特征综述. 地震学报, 2016, 38(4): 550-563.

[21]王宏伟, 任叶飞, 温瑞智. 地震动震源、路径及场地效应分析的广义反演方法研究进展.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 32(1): 78-86.

[20]王宏伟, 任叶飞, 温瑞智.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震源谱及震中区域品质因子.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60(10): 4117-4123.(SCI)

[19]冀昆,温瑞智,任叶飞,面向我国抗震规范的强震记录选取 建筑结构学报 2017 38(12):57-67.(EI)

[18]冀昆,温瑞智,任叶飞,我国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天然强震记录选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 48(12):183-188.(EI)

[17]冀昆,温瑞智,任叶飞等,NGA衰减关系在我国芦山地震区的适用性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 35(S1);2990-2999.(EI)

[16]王宏伟,温瑞智,任叶飞等,用强震记录快速确定康定地震的震源破裂方向,2016,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6 51(6):1138—1146.(EI)

[15]温瑞智,王宏伟,任叶飞,冀昆,芦山地震部分余震震源参数及震源区品质因子反演,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47(4):58-63.(EI)

[14]温瑞智,冀昆,任叶飞,王宏伟,基于谱比法的我国强震台站场地分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5):18-23.(EI)

[13]温瑞智, 任叶飞, 齐文浩, 等, 2013 年4 月20 日芦山地震最大加速度记录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8(5): 783-791. (EI)

[12]温瑞智, 任叶飞, 黄旭涛, 卢滔, 齐文浩,芦山7.0 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其震害相关性.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 33(4): 1-14.

[11]温瑞智, 任叶飞, 李小军, 潘蓉. 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 华南地震,2011, 31(4): 1-13.

[10]王宏伟, 温瑞智, 任叶飞, 宋晋东. 基于强震动记录快速确定康定地震的震源破裂方向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6, 51 (6): 1138-1146. (EI)

[9]郭凯,温瑞智,杨大克, 彭克银,地震预警系统的效能评估和社会效益分析,2016,38(1):146-154.

[8]任叶飞, 杨智博, 温瑞智,金波. 地震海啸数值模拟中海洋水深数据的敏感性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15.24(2):15-22

[7]冀昆,温瑞智,崔建文,王宏伟,任叶飞,鲁甸Ms6.5级地震强震动记录及震害分析, 震灾防御技术,2014(3):325-339.

[6]李琳,温瑞智,周宝峰,史大成,基于条件均值反应谱的特大地震强震记录的选取及调整方法,地震学报,2013 ,35 (3): 380-389

[5]任叶飞, 温瑞智, 周宝峰, 黄旭涛. 2013 年4 月20 日四川芦山地震强地面运动三要素特征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SCI&EI)

[4]任叶飞, 温瑞智, 山中浩明, 等. 运用广义反演法研究汶川地震场地效应. 土木工程学报, 2013, 46(S2): 146-151. (EI)

[3]宋昱莹, 温瑞智, 任叶飞,金波,杨智博. 地震海啸危险性概率分析的数值模型可靠性[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3, 15(4): 7-18.

[2]黄旭涛,温瑞智,任叶飞,徐培彬.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地震记录及特征分析. 地震工程学报,2013,35(3):489-496.

[1]温瑞智, 任叶飞 等著. 强震动记录分析与应用——芦山MS7.0地震为例.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7.